齐桓公一看屈完并不屈服于齐国军威,于是显得有点尴尬,正要发作,管仲立即接过话茬道。
“屈大夫,既然楚国前来和谈,那咱们就别绕圈子了,之前周天子质问楚国两罪。
不尊王不供包茅,昭王南巡不归,请问你们认是不认”。
屈完道:“楚国不供包茅,确实违反礼法,我们国君悔恨之,即日起,楚国“尊王攘夷,按时纳贡”。
但是昭王南巡一事,天下人皆知,昭王征百越,楚国是协助王师出征,至于昭王死于汉水,皆是意外,和楚国无关,请齐侯明查。
齐桓公道:“如果楚国从今以后,尊王攘夷,不再攻打中原列国,那么我们中原各国愿意同楚国结盟,今后共同发展,匡正天下”。
屈完当即表示,楚国愿意听从周天子昭命,协助齐侯维护周礼礼法,不再入侵中原各国。
随后齐桓公和屈完在召陵正式举行会盟,双方一致通过盟约,齐楚讲和,今后不再将对方视为敌国,管控分歧,共谋未来,史称“召陵之会”。
召陵之会结束,齐桓公将楚国折腾的乱七八糟,然后才命令大军撤退。
按照原计划,大军回程将会路过陈国,然后绕道郑国,前去首止上报周天子,讨伐楚国成功,以彰显齐桓公威望。
如此一来,八国联军所路过陈国和郑国,需要提供大军所需粮草和各种物资,对于陈国和郑国消耗巨大。
陈国国君陈宣公为此头疼不已,于是和大夫辕涛涂商议,能不能让齐桓公大军改道回去,这样陈国就能避免一大部分开支。
辕涛涂告诉陈宣公,单单陈国出面劝说齐桓公未必可行,此次大军还要过郑国,不如联合郑国一起劝说齐桓公改道,也许能行。
于是辕涛涂找到郑国大夫申侯,申侯是郑文公的得力谋士,此人是南申国申侯的后代,当年楚国灭掉申国,楚文王并没有杀申侯的后代。
并且还保留了申侯的名分,申侯随后在楚国任职,楚文王看到申侯此人虽然足智多谋,但是为人奸诈,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这一点很像当初他的老祖申侯。
楚文王觉得自己活着时候还能够制约此人,但是要是以后死了,那可就不好说了。
于是楚文王找到了申侯,告诉他,你志向远大,楚国虽然强大,但是楚国向来都是王族当权,有屈,斗,莫敖氏执政,外人很难有所作为,我念在你多年为我谋划的份上,也不能耽误你的前程 ,我送你一笔钱,你去其他国家谋取更高的前程吧!
此后申侯就找到了自己亲戚郑国,郑文公按照辈分和申侯是表兄弟,亲戚申侯投靠,然后就接纳了申侯,这次作为郑国大夫协助大军出征。
辕涛涂告诉申侯,当初说好的大军讨伐楚国,是各自出钱前去蔡国会盟,现在既然打完楚国,就应该各自回家,各找各妈。
齐桓公倒好,好大喜功,非要大家带着大军走陈国和郑国前去首止,前去向周天子炫耀,认为如果齐军按照原路从陈国和郑国境内返回,两国需为联军提供回程的军需物资,负担较大。
辕涛涂向申侯提议,不如我们一起向齐桓公进言,让齐军绕东路、从东夷海边回国,其他诸侯也各自单独撤军,这样可缩短齐军回国时间,让齐桓公满足耀武扬威东夷部落,顺便避免过境咱们两国,陈、郑两国过度耗费军需物资。
申侯听闻点头表示同意,随后二人面见齐桓公。
辕涛涂和申侯见到齐桓公,管仲正好不在,于是辕涛涂对齐桓公道。
齐侯如今打败楚国,胁迫楚成王尊王攘夷,声威大震,已然是天下真正的霸主,但是东南仍旧有不少东夷国家,比如州,钟吾,钟离 玗等东夷国家尚且不尊王。
这些小国根本没有军事实力,只是这些年周天子羸弱,没人管他们,所以有点飘。
如果齐鲁大军朝东一路再向北,一侧可以缩短回国行程,并且正好顺手牵羊将东夷收服,东夷看到楚国这么强大都屈服于齐国,他们自然会归顺齐侯。
到那时候,齐侯的兵锋所指,才真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无所不能,德布九州,威加四海,齐侯的伟业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齐桓公本人除了喝酒,打猎,玩女人,对于治国理政平天下,确实不行,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称霸天下,完全是手下能人太多。
而齐桓公的优点是自己不行,也懒得操心,全权交给管仲,与其说齐桓公称霸不如说是管仲称霸,齐桓公简直是命太好了。
像辕涛涂这样的计谋,管仲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今天巧了,管仲出去巡视,让辕涛涂捡个便宜,乘机向齐桓公提议大军绕行东海。
齐桓公听闻后道:“辕大夫说的似乎有理,但是大军改道事关重大,我还得需要和管相商议商议”。
辕涛涂心里暗暗叫苦:“千万别呀!要是让管仲那个老狐狸知晓此事,那可就全完啦!就我这点小心思肯定瞒不过他”想到此处,辕涛涂定了定神,然后开口说道。
只见他一脸谄媚地对着齐桓公言道:“尊敬的齐侯啊,您可是这天下当之无愧的霸主呢!难不成咱们齐国的军国大事全都由管仲大人一人说了算么?”辕涛涂这番话说得阴阳怪气,话里有话,明显是想挑拨齐桓公和管仲之间的关系。
齐桓公本就是个自尊心极强之人,听到辕涛涂如此言语,顿时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他脸色一沉,当场发号施令道:“嗯!好吧!我现在就决定,齐、鲁、邾、曹四国大军继续向东挺进,而郑国、陈国、卫国、宋国则原地解散,各自速速归国去吧!”
辕涛涂一听此言,心中不禁狂喜。他连忙向齐桓公辞别后,马不停蹄地赶到陈宣公那里,催促着他赶紧率领陈国军队拔营起寨,火速返程。
整个过程可谓是争分夺秒,丝毫不敢耽搁,生怕齐桓公突然反悔,带着陈国军队急匆匆离去。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辕涛涂的意料。就在自己陈国军队刚走不久,管仲得到了消息。
他眼见齐国大军即将绕路前往东海,心中焦急万分,立刻前去面见齐桓公。
无独有偶,此时还有另外一个人也比管仲抢先一步找到了齐桓公,并苦口婆心地劝诫他万万不可让大军绕道东海。
此人言之凿凿地告诉齐桓公,这看似是宣扬齐国国威行军路线实则是一条暗藏杀机的毒计,若真依此行事,必将把齐国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欢迎阅读下一章,申侯陷害辕涛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