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老张0612

首页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封地1秒涨1兵,女帝跪求别造反 官府发老婆你不要?想坐牢吗? 大国军舰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 红楼之挽天倾 我,孙山,科举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老张0612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全文阅读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txt下载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章 甩锅:明英宗的锅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提起明英宗朱祁镇,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啊!这简直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超级败家子。从古至今,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恐怕也唯有秦二世胡亥和隋炀帝杨广了。不过细细比较起来,这二位的败家能力似乎还要更胜一筹。毕竟他们可是亲手葬送了自己手中那两个无比强大且幅员辽阔的帝国。

而明英宗朱祁镇虽说稍微好那么一丢丢,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王朝仍然得以苟延残喘下来,但这也仅仅是因为在最为危急存亡之秋时,他有幸或者说不幸被凶悍的蒙古人所俘虏罢了。倘若不是这般凑巧,天知道大明王朝最终将会落得怎样一个凄惨下场?说不定早就分崩离析、土崩瓦解,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又一抹尘埃了。

在宣德二年十一月十一日,伴随着一声声嘹亮的啼哭,朱祁镇诞生在了宫廷之中。这位皇子乃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其身份地位可谓尊贵无比。

要知道,朱祁镇可是明朝自开国以来,首位在其父皇登基之后所出生的皇帝。由于身为嫡长子——出生之时还不是嫡长子,后来宣宗以无子理由废了皇后,另立其生母为皇后——也因此朱祁镇便拥有了其他人难以企及的优势——那便是与生俱来的储君资格。

就在他出生还未满三个月的时候,时间来到了宣德三年的二月初六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朝廷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正式宣布将朱祁镇册封为皇太子。整个皇宫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之中,人们纷纷向这位年幼的太子献上祝福和敬意。而对于朱祁镇来说,这仅仅只是他辉煌人生旅程的开始……

当朱祁镇逐渐长大成人之后,明宣宗便指派了身边亲近的侍从们来开启他研读儒家经典的历程。在这群近侍当中,对朱祁镇产生最为深远影响的人物非东宫局郎王振莫属。

王振此人原是一名出身于学官家庭的子弟,为了更大的权力,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我阉割,从而入宫成为了一名宦官。由于他具备一定的学识素养,这使得他在众多宦官之中显得卓尔不凡。正因如此,在宫廷之内,人们尊称他为“王先生”。就连朱祁镇本人也毫不例外地称呼他为先生,而非直呼其名,并且对他怀有深深的敬畏之情。

待到朱祁镇正式登上皇位以后,张氏随即被尊奉为太皇太后。尽管她并未直接垂帘听政,而是将朝政事务托付给内阁大臣们处理,并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但她依旧能够凭借着自身的地位和威望,对朝廷局势施加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从正统元年(公元 1436 年)的三月份开始,朱祁镇便通过参与经筵活动,勤奋地研习经史子集等典籍。至于国家政务方面,则交由当时被誉为“三杨”的内阁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功勋卓着的大臣张辅和礼部尚书胡濙等人负责打理。

与此同时,王振因为深得朱祁镇的宠幸和信任,得以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快速晋升。就在朱祁镇即位仅仅八个月之后,他便顺利地被擢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这样一来,王振所掌控的权力与那些拥有票拟权的内阁大臣们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局面。

王振一开始的时候深藏不露、不动声色,表面上和以“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重臣)为首的辅政大臣相处得十分和谐融洽。有一次,当张太后准备带着朱祁镇前往功德寺拜佛的时候,王振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巧妙地劝阻了这件事情;还有一回,朱祁镇正与一些宦官一起踢足球玩闹,王振见状赶忙上前加以劝谏。通过这两件事情,王振成功赢得了“三杨”对他的好感。

时间来到正统六年(公元 1441 年)的冬天,奉天殿的重建工程终于圆满结束。在当年十一月初一这天,朱祁镇亲自莅临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祝贺。同时,还颁布诏书宣布大赦天下。这一举措标志着朱祁镇开始真正意义上地亲理朝政。

到了第二年五月份,朱祁镇举办了盛大的婚礼,正式册封钱氏为皇后。就在同一年的十月份,一直以来支持“三杨”的太皇太后张氏不幸离世。而此时,“三杨”之中的杨荣早在两年之前就已经与世长辞,剩下的两位老臣杨士奇和杨溥年纪越来越大,身体状况也是每况愈下。再加上他们失去了太皇太后这座坚强的后盾,其权势地位也逐渐衰落下来。

朱祁镇此时已然彻底地掌控了朝政大权,乾纲独断,而一直以来深得他信任与宠爱的宦官王振,其权势和影响力更是日益膨胀,犹如一轮骄阳高悬于天空之中,光芒万丈,令人无法直视。这一点,从他在奉天殿落成的盛大宴会上打破常规亲自出席,并公然将自己比作周公的举动便可清晰地窥见一斑。

正统八年(公元 1443 年)六月的一天,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道惊世骇俗的闪电划过天际,直直地击中了奉天殿那高高翘起的鸱吻之上。此事瞬间传遍京城内外,引起众人议论纷纷。翰林院侍讲刘球借此天赐良机,毫不犹豫地上疏进谏。奏疏中的言辞犀利且恳切,其中那句“亲政务以总权纲,任贤德以重大臣”,更是直接指向了当时权倾朝野的王振。然而,刘球的一片赤诚忠心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王振对刘球的直言不讳怀恨在心,暗中指使手下罗织罪名,最终将刘球迫害至死。

时间转眼来到正统十年(公元 1445 年),京城的闹市街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就在这时,一封神秘的匿名信悄然出现在人群最为密集之处。信中的内容皆是揭露王振种种不可告人的罪行。此信一出,顿时引发轩然大波。很快,负责侦办此案的官员便顺藤摸瓜,找到了张贴匿名信之人——锦衣卫士卒王永。尽管王永只是一个小小的士卒,但朱祁镇却丝毫没有姑息之意,当即将其处以残酷至极的凌迟之刑。如此一来,朝中上下人人噤若寒蝉,再也无人敢轻易对王振的所作所为提出任何异议。

王振好大喜功,在朱祁镇初立时就劝其在朝阳门外的阅武将台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在正统年间,那广袤无垠的北方大地之上,蒙古鞑靼部落正如一轮初升的骄阳,势力愈发强大。要知道,这鞑靼部可非寻常角色,他们乃是昔日辉煌无比的元朝皇室后裔大汗脱脱不花,但实权为瓦剌部首领脱欢及其子也先所掌控。

在这对父子的卓越领导下,瓦剌部如虎添翼,实力与日俱增。渐渐地,他们的野心不再满足于自身的领地,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原本属于大明王朝的势力范围。先是关西七卫,接着又是兀良哈三卫,纷纷落入了瓦剌人的囊中。至此,瓦剌部的版图东至辽东和朝鲜,西达甘肃以及遥远的西域,已然成为了大明王朝北部边疆的心腹大患。

时间来到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公元 1449 年的六月十七日。这一天,风云突变,一则惊人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大明疆域——瓦剌部正筹划着对大同发起猛烈的攻击。一时间,各路军情如雪片般飞往京城,朝廷上下陷入了一片紧张的氛围之中。

此时,深受皇帝宠信的宦官王振听闻此讯后,心中暗自盘算起来。他深知此次战事若能成功,自己必将立下赫赫功勋,于是便极力怂恿年轻气盛的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朱祁镇闻听此言,亦是热血沸腾,当即下令召集群臣商议此事。

朝堂之上,群臣们各抒己见。其中,吏部尚书王直率领众多廷臣共同上书劝谏,言辞恳切地指出皇上亲征之举实乃不妥。一来,朱祁镇身为一国之君,亲自出征必然会导致朝政荒废,无法及时处理来自四面八方的紧急事务;二来,战场凶险万分,稍有不慎,朱祁镇的人身安全便难以保障。

面对群臣的劝谏,朱祁镇却不以为然,他提笔批示道:“爱卿等人所言,皆是出于忠君爱国之心,朕深感欣慰。然如今那虏贼逆天而行,背信弃义,屡屡侵犯我大明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致使无数军民惨遭荼毒。边将们屡次请求援兵相助,朕身为天子,岂能坐视不管?故而不得不亲率大军前去剿灭这群贼寇!”

七月十五日这一天,阳光炽热地洒落在大地上,朱祁镇神色凝重地下达了一道命令:让自己的弟弟郕王朱祁钰负责留守京师,守护京城的安宁与稳定。次日清晨,朱祁镇亲自率领着浩浩荡荡的五十万京军踏上了征程。这支庞大的军队旌旗飘扬,盔甲闪耀,气势恢宏。

一同出征的还有王振这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以及以张辅和朱勇为首的众多勋贵大臣们。他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跟随朱祁镇奔赴前线。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来到了八月十四日。经过漫长的行军,朱祁镇终于抵达了土木堡。此时,太阳尚未完全西沉,天色依然明亮。然而,就在众人商讨下一步行动时,一场分歧产生了。随征的诸位大臣纷纷建议前往南面二十里处的怀来城坚守,认为那里地势险要,有利于防御敌军。但王振却坚决反对这一方案,他提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理由——因为有千余辆辎重车辆还在后头,如果现在前进,这些辎重可能会落入敌人手中。于是,他毅然决定让大军在此驻扎,等待后续的辎重车队跟上。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似合理的决策竟然给整个军队带来了灭顶之灾。由于选择的驻营地地势较高,而且附近根本找不到水源。士兵们拼命挖掘水井,但挖到两丈深仍然不见一滴水。在极度的干渴和饥饿之中,将士们的体力迅速消耗,原本高昂的士气也逐渐低落,战斗力几乎丧失殆尽。

八月十五那天,朱祁镇正打算出发呢,突然发现自己被两万瓦剌骑兵给包围了!明军根本冲不出去,只能眼巴巴地等着援军来救。这时候,瓦剌的使臣跑过来议和,朱祁镇赶紧叫学士曹鼐写诏书,还派了两个通事跟着使臣一起去见也先。

王振还以为瓦剌要退兵呢,就把营地移到靠近水源的地方。这一移可好,队伍全乱套啦!明军都争着往前跑,瓦剌骑兵趁机就杀过来,明军被打得大败,损失了一大半。朱祁镇和他的亲兵骑马想突围,结果反而被瓦剌军给抓住了。张辅以下五十多个勋贵大臣都死在了乱军里,王振也被朱祁镇的护卫将军樊忠给杀掉了,这就是土木之变!

话说那朱祁镇不幸被俘之后,也先这个狡猾之徒竟挟持着他来到了宣府城的南面。趾高气昂的也先妄图逼迫守将杨洪等人出城迎接他们所谓的“皇帝”,然而,城中守军坚定地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便到了八月二十一日。这天,也先依旧不死心,再次挟持着朱祁镇来到大同城下,并大声叫嚷着要守城将领打开城门。可让也先没有想到的是,大同城的守将郭登同样毫不畏惧,坚决地回绝了他。无奈之下,朱祁镇为了讨好也先,竟然只能向其索要朱冕、宋瑛以及宦官郭敬的家产,然后分送给也先和他的弟弟伯颜帖木儿。如此这般折腾,一直到了二十三日,也先一伙人才终于悻悻离去。

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朱祁镇在后世落下了两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名号——“叫门天子”和“瓦剌留学生”。前者形象地描绘出他在敌人面前屈辱求和的丑态;后者则调侃他在瓦剌部落那段特殊而尴尬的时光。】

*****

此时此刻,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刚刚因宣宗驾崩而正准备按照规制拥立朱祁镇为新天子的众人——宣宗朝的张太后以及诸位大臣们,此刻却都面露难色、犹豫不决。

诚然,依据宗法制度,这位年仅七岁的稚童理应顺理成章地登上皇位。然而……然而他们心中却有着深深的顾虑和担忧。毕竟,若是依旧无法改变既定的历史轨迹,那么今日在场的所有勋贵大臣们恐怕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正当众人陷入沉思之时,一个坚定的身影从人群中走出,此人正是时任兵部右侍郎的于谦。只见他神色肃穆,朗声道:“如今王振已然伏诛,只要对太子严加教导,悉心培养,又为何非得认定他日后定会成为昏聩之主呢?再者,我们不妨暂且观望一下天幕之上后续将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或许其中尚有转机亦未可知啊……”

此言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在场众人的热议。这时,英国公张辅也开口附和道:“于先生此计甚妙,横竖不过是暂停一两天而已,无伤大雅。”尽管心知肚明自己终将死于土木之变这场浩劫之中,但眼下毕竟尚未身死,作为堂堂初代英国公,张辅自然不愿在此事上背负骂名,招人非议。

******

【当朱祁镇被俘的噩耗如狂风般席卷而来时,北京城瞬间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人们惊慌失措,街头巷尾弥漫着不安的气氛,仿佛末日即将降临。

深居宫中的孙太后心急如焚,她深知局势紧迫,必须迅速采取行动稳定局面。于是,她果断地下旨命令朱祁钰暂时代理国事,负责监管国家事务。同时,孙太后还想尽办法试图用大量的金银财宝去换回被俘虏的朱祁镇。然而,贪婪无度的也先在接收了这些丰厚的财宝之后,竟然出尔反尔,依然不肯释放朱祁镇。

面对如此困境,孙太后和朱祁钰意识到仅仅依靠财富无法解决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他们毅然决然地提拔于谦担任兵部尚书一职,并将保卫北京的重任全权交托于他。于谦临危受命,毫不退缩。他雷厉风行地展开行动,首先下令捕杀了祸乱朝纲的王振及其众多亲属和党羽,以正国法,平民愤。接着,在正统十四年九月初六这一天,于谦力排众议,坚决拥立朱祁钰登上皇位,改年号为景泰。与此同时,遥尊远在敌营的朱祁镇为太上皇。至此,京城百姓那颗悬着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

而另一边,也先在与鞑靼、瓦剌等其他部落头目的密谋商议之后,最终下定决心要利用手中掌握的朱祁镇作为人质,挥师南下,直逼北京,妄图一举攻破这座大明王朝的都城。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一触即发……

话说那公元一四四九年的十月十二日,朱祁钰竟采纳了那降宦喜宁的奸计,亲率大军拥护着朱祁镇登上了高耸的土城之上。他们站在城头,趾高气扬地向城下的明朝廷喊话,强烈要求明廷恭迎朱祁镇回宫复位。

朱祁钰得知此消息后,心中虽有万般不愿,但迫于形势,还是派遣了右通政王复和太常寺少卿赵荣出城去面见朱祁镇。这二人携带着美味可口的羊酒作为礼物,想要以此安抚对方。然而,狡猾多端的也先却断然拒绝接受这些羊酒,反而提出更为苛刻的条件。他点名要于谦等朝廷重臣亲自前来与他会面,并狮子大开口般索要海量的金帛财物。

面对如此无理要求,朱祁钰本有心应允,以换取一时安宁。但就在这时,忠勇无畏的于谦挺身而出,他神色坚定,言辞铿锵有力地说道:“陛下,今日微臣只知晓有保家卫国之重任在肩,其他种种事宜皆非我所能听闻!”其浩然正气令人动容。

到了十月十三日这天,也先率领着他的虎狼之师倾巢而出,对京城发起了凶猛异常的总攻。于谦和石亨毫不畏惧,毅然率领着英勇的明军奔赴德胜门外,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

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遮天蔽日。明军将士们手持精良武器,奋勇杀敌。而那威力巨大的火器更是如雷神之锤一般,给予敌人以致命打击。经过一番浴血奋战,明军最终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战术指挥,成功击败了来势汹汹的也先部队,取得了这场关键战役的胜利。

然而,贼心不死的也先并未就此罢休。他转而挥兵进攻西直门,企图从这里撕开一道缺口。镇守西直门的明军将领孙镗初战不利,局势一度陷入危急之中。幸而毛福寿、石亨等人及时率军赶来支援,众人齐心协力,方才艰难地击退了瓦剌军的疯狂进攻。

紧接着,不甘心失败的也先再次调整战略,将矛头指向了彰义门。但此时的明军已经士气大振,严阵以待。双方短兵相接,激烈交锋。最终,明军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坚不摧的勇气,又一次成功地将瓦剌军击溃。

连续遭遇重创之后,也先深知已无力再战。无奈之下,他只得于十月十五日悻悻然地带着朱祁镇向北撤退而去。至此,这场关乎大明王朝生死存亡的保卫战终于落下帷幕,而于谦等一众忠臣良将的英名,则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话说那朱祁镇对于也先而言,已然丧失了用以威慑大明的利用价值。于是乎,在景泰元年八月初六这个日子里,朱祁镇踏上了南归之路。到得八月十五日那天,太上皇朱祁镇自安定门缓缓入京。而此时,景泰帝朱祁钰早已守候在皇城东安门处,恭恭敬敬地行起了迎拜之礼。朱祁镇见状,亦是赶忙回以答拜,并各自表述了一番授受皇位的意思。

此后不久,朱祁镇便被送进了南宫,也就是那延安宫中的崇质殿内,自此开启了他身为太上皇的别样生涯。

在此番关乎大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于谦可谓是居功至伟啊!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没有于谦力挽狂澜,即便大明朝的北京城不会被那瓦剌人一举攻破,皇室成员与满朝剩下的文武大臣们被一网打尽,恐怕也极有可能会再度被迫南迁,从而提前两百余年沦为南明那般境地。

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时光匆匆而过,转眼间已是七年之后。景泰八年之时,朱祁钰身患重病,且因其膝下并无子嗣能够继承皇位,照理说,这本该轮到早在七年前就已被册立为太子的朱祁镇之子朱见深登上那至高无上的龙椅。怎奈世事难料,一直蛰居于南宫、充当着太上皇角色的朱祁镇,竟悍然发动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夺门之变——想当年,他叫门未能成功开启;而今时今日,他索性直接夺门而入,再度君临天下,重登皇帝宝座。

在那场惊心动魄、事关生死存亡的京城保卫战中,于谦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气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尽管他并未对朱祁镇的复位表示反对,可命运却无情地跟这位忠臣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复位之后的朱祁镇深知自己的复辟之举名不正言不顺,急需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盖其不光彩的行径。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悄然展开。朱祁镇以于谦妄图拥立襄王之子取代当时的皇太子朱见深为名,残忍地处死了于谦等一众忠良之士。这个莫须有的罪名让无数人为之震惊和愤怒,可在皇权的重压之下,众人皆敢怒而不敢言。

随后,朱祁镇正式向天下昭告,将当年改称为天顺元年,仿佛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但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和讽刺意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终为于谦平反的竟然正是当初被他“欲行废立”的皇太子朱见深。这一结局无疑是对于谦忠诚与冤屈的最好证明,也让后世之人在感慨之余,不禁为这段曲折离奇的历史而唏嘘不已。

朱祁镇成功复辟之后,一场血腥的清算风暴迅速席卷而来。于谦和王文这两位忠臣义士被无情地处死,而那些曾经与朱祁钰亲近的太监们也未能逃脱厄运。不仅如此,朱祁镇对于那些在奉迎和易储之事上曾忤逆过自己的人同样毫不留情,展开了大规模的清算行动。与此同时,王振这个昔日的权宦却得到了平反,仿佛过去的罪恶都可以一笔勾销。

此外,朱祁镇对拥戴他复辟的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予以重用。然而,仅仅过去了三年时间,局势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朱祁镇开始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将这些曾经助力他登上皇位的功臣一一铲除。先是徐有贞被贬谪流放,接着石亨因罪下狱身亡,最后连曹吉祥也难逃一死。通过这一系列手段,朱祁镇终于重新牢牢地掌控住了权力。

在稳定朝局之后,朱祁镇开始重用李贤、彭时、吕原、陈文等贤臣来辅佐政务。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朝政逐渐回到了正轨,呈现出类似于他即位之初“三杨内阁”时期的良好局面,国家机器再次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然而,尽管此时的朝政看似已经恢复正常,但朱祁镇复辟所带来的恶果却是难以估量且无法弥补的。首先,他冤杀于谦等忠臣良将,使得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忠义之士心寒不已;其次,这场动荡严重破坏了政治生态,导致官员之间相互猜忌、倾轧之风盛行;再者,由于频繁的权力更迭和清洗,朝廷的公信力大打折扣,社会秩序受到极大冲击。这些负面影响深深烙印在了明朝的历史长河之中,成为了朱祁镇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纵使历经数代君主的努力,也难以完全消除其恶劣影响。】

*****

“臣……臣实在是不知该从何说起了。”于谦面色惨白如纸,嘴唇微微颤抖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下来。他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那惨不忍睹的一幕,心中充满了懊悔和绝望。

此时此刻,于谦只觉得自己仿佛就是那个愚蠢至极的东郭先生,明明好心救了狼,最终却反被其害。而这位太子朱祁镇,不正是那条忘恩负义、凶狠残暴的恶狼吗?如今看来,想要保住他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谁要是胆敢担保他,谁就注定要遭受厄运降临!想到这里,于谦不禁浑身战栗起来,一股深深的寒意从脊梁骨直窜脑门儿。

*****

【明英宗时期发生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土木堡之役,可以说是一场灾难性的战役,它几近将大明王朝的军事主力消耗殆尽。在此之前一直支撑着国家军事体系的朱元璋时代所建立的卫所制度,也因此变得摇摇欲坠,难以继续维系下去。

回溯历史长河,我们可以看到土木堡之变前夕的明朝卫所制度,乃是由明太祖朱元璋精心构建而成。他在前朝元朝军户制和宿卫制的基石上加以创新改进,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卫、所军户制度。

在这套制度下,皇帝牢牢掌控着至高无上的军事大权。全国各个战略要冲之地都设立了严密的卫所,军丁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他们的生活供给则依赖于辛勤开垦的屯田。

从洪武年间直至永乐时期,大明王朝的精锐部队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重要部分:其一便是负责拱卫京城的禁卫军,他们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守护着帝国的核心;其二则是那些追随亲信大将或者藩王远赴边疆戍守的英勇将士,他们以无畏的勇气扞卫着国家的边境安宁。

在这当中,负责拱卫京师的卫所数量颇为可观,最初为 41 个卫所,尤其到了朱棣统治时期,这些卫所得到进一步扩充,最终达到了 72 个卫所规模。

在明初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里,拱卫京师的卫所部队堪称明朝的主力战斗力量。例如,当朱棣五次亲征草原之际,他动辄就能调集数十万大军出征。而这些庞大的军队之中,绝大多数都属于京师的精锐之师。

然而,历史的车轮无情地转动着,那场惊心动魄的土木堡之变给明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当时,戍卫京师的整整数十万精锐部队几乎消耗殆尽,损失极为惨重。

面对如此困境,明朝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匆忙调遣原本戍卫南方、专门负责防备倭寇侵袭的南军前来固守京师。这种拆东墙补西墙式的做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南北军队之间存在的差异和隔阂,无疑对明朝军队造成了深远影响。从此以后,曾经威风凛凛、锐不可当的明军失去了往昔那种勇往直前、纵横驰骋于草原之上的雄风壮志,逐渐走向衰落与被动防御的道路。

毫不夸张地讲,土木堡之变以及后续发生的夺门之变,可以说是大明王朝的一场巨大灾难,其影响力与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不相上下!在此之前,明朝国力强盛,犹如初唐、盛唐时期一般繁荣昌盛;然而,自土木堡之变后,虽然明朝仍然延续了近200年,但国家却陷入了长期的动荡之中,一直在努力弥补明英宗所犯的重大错误。尽管明英宗并非明朝的亡国之君,但他却对明朝的军事制度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因此将他视为导致明朝两百年后覆灭的罪魁祸首,也并不为过!】

*******

朱元璋一脸无奈地摇摇头:“咱没想到啊,咱设计这么好的制度,藩王制度让朱允炆给毁了,卫所制让明英军给毁了。传朕旨意,凡皇帝驾崩,子不到十八岁者……”朱元璋说到这里,忽然停住了。他原本想说凡是不满十八岁的皇子不得继承皇位,但又一想,如果这样做,岂不是会引起更多的内乱?甚至可能提前加速大明的灭亡。虽然他一直在努力想着如何延缓大明的灭亡,但此刻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什么好办法。

朱元璋心中一阵悲凉,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再掌控局面了。他感到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仿佛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他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感叹道:“咱一直以为可以为子孙后代安排好一切,可是现在看来,这只是咱的一厢情愿罢了。”

朱元璋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做错了。他想起自己曾经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而采取的那些措施,如今却成了导致国家衰败的原因之一。他觉得自己的一生似乎都是在徒劳无功地挣扎,最终还是未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朱元璋闭上了眼睛,默默地思考着。他知道,无论如何,大明王朝的命运已经注定。他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这个国家,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好。然而,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他实在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暗河长明 退下,让朕来 海贼:第一个伙伴是汤姆猫 重生:权势巅峰 宋檀记事 四合院:咸鱼的美好生活 猎艳江湖 废武魂?我,逆天进化,震惊世界 快穿之渣女她身娇体软 大夏召唤:登基后开始称霸诸天 多子多福:这个世界美女太多 系统炸了,我成了系统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反派:我真没想让师尊怀孕啊! 拒绝系统的各种死法后,我无敌了 hp:纯血贵族他利益至上 换亲赚翻了!我嫁病秧子得诰命 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 老爹绑我去当兵,全军求我当教官 快穿:炮灰男配不走剧情 
经典收藏我的公公叫康熙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神话版三国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 我在隋唐当暴君 帝国崛起:开局建设封地,打造钢铁皇朝! 五胡屠夫 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 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 制霸三国之最强系统 诸天皇帝聊天群 三国之截胡赢天下 执剑长安 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篮坛传奇崛起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最近更新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 丝路长河 将门大逆子 古代旱灾:官府献祭美女,我全收 飞行员牺牲后的灵魂之旅 逍遥悍匪,女帝求我出山 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 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 满门战死化身毒士:女帝劝我善良 坐拥天下,当个奸臣怎么了? 大秦始皇帝:你就当我真死了吧! 穿越德国1370徒手建立美联储 无双帝业 白话资治通鉴:历史故事轻松懂 天才美术生宋朝再就业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 大唐傻王逆天罡 日不落大明:洪武人皇 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老张0612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txt下载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最新章节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