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六皇子

杭月狼

首页 >> 大乾六皇子 >> 大乾六皇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暴君总想生三胎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官府发老婆你不要?想坐牢吗? 大国军舰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红楼之挽天倾 我,孙山,科举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大明:我穿越成了朱祁镇 
大乾六皇子 杭月狼 - 大乾六皇子全文阅读 - 大乾六皇子txt下载 - 大乾六皇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9章 楚国亡国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就在李宪命刘文静全力治理西藏,推动拉萨城建设的同时,一场风暴正在大秦的东部边境酝酿。乾国皇帝李乾坤联合楚国楚王芈启,韩王,以及程国势力,四国联军悄然集结,目标直指秦国东部的门户——函谷关。

朝堂之上,李宪收到边境紧急军报时,眉头深锁。侍卫长急匆匆地进殿禀告:“陛下,四国联军再次来袭,目标明确,是攻打函谷关。函谷关守将请求增援!”

丞相杨安立刻起身,神色凝重:“陛下,函谷关乃我秦国的咽喉重地,若有失,四国联军便能直逼都城。这一次,乾坤联合数国,来势汹汹,恐怕此战非同小可。”

李宪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杀气,沉声道:“他们多次挑衅我大秦,想要将函谷关攻下,但我大秦岂能屡次容忍?”他转身看向杨安与国师瑶光,“爱卿们,有何良策?”

杨安镇定道:“此时,国力对抗已不仅仅是兵力的较量。四国联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只要我们守住函谷关,他们将无从突进。陛下,可派遣大将军高顺率陷阵营回防函谷关,以高将军的谋略与陷阵营的勇猛,一定能够固守关隘。”

国师瑶光站在一旁,缓缓开口:“四国联军表面上气势汹汹,但内部分歧重重,各怀鬼胎。若我们能找到他们的裂痕,并利用这些矛盾,便有机会一举击破他们的联盟。”

李宪点了点头,心中已然有了主意。他朗声下令:“立即传令高顺,暂停西藏的军务,率陷阵营火速回防函谷关。杨安,你调动东部防线的兵力,确保函谷关不失。瑶光,你负责寻找四国联盟中的矛盾,暗中策动内乱。”

杨安与瑶光齐声领命,迅速开始各自的部署。

与此同时,乾国皇帝李乾坤站在他军帐前,冷笑着俯视地图,手指在函谷关上重重一点:“此次必定要夺下函谷关,直逼长安!我已经与芈启和韩王达成协议,程国也答应出兵相助,只要我们合力攻秦,秦国必定不堪一击!”

楚王芈启点头附和:“没错,函谷关乃秦国的屏障,一旦攻破,秦国门户洞开,我军便可一路南下。”

韩王却眉头微皱,迟疑道:“函谷关易守难攻,若攻城不利,恐怕会损兵折将,陷入不利局面。”

程国的使者也有些不安:“我们程国的兵力有限,若此战不能速胜,我军后方将极易遭到秦国反扑。”

李乾坤大笑道:“不必担心,我们兵力远超秦军,再加上函谷关此时驻守的兵力有限,拿下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正当四国联军开始向函谷关发起进攻时,高顺率领陷阵营迅速回防。他们星夜兼程,最终赶在关键时刻抵达函谷关,立刻与守军会合,稳住了阵脚。

高顺站在城墙之上,望着远处的四国联军,神情冷峻。他身旁的副将问道:“大将军,敌军兵力强大,如何应对?”

高顺微微一笑:“强大?只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他们四国联合,背后定有各自的利益争端。我们只需稳住阵地,等待时机,便可一举反击。”

与此同时,国师瑶光派出的密探开始暗中渗透四国联军的营地。她敏锐地察觉到,楚国与程国的合作并不稳固,而韩王对联合攻秦的前景心存疑虑。她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挑拨离间的策略,将一封密信送入程国阵营,暗示楚王打算在攻下秦国后,将程国排挤出战利品的分配中。

几日后,程国的军队开始显露动摇迹象,士气低落,而韩王也迟迟不肯派出主力部队。四国联军的内部裂痕逐渐显现。

就在这时,高顺率领的陷阵营从函谷关突然发动猛烈反击。秦军勇猛无比,陷阵营如疾风骤雨般冲入敌军阵地,所向披靡。四国联军猝不及防,纷纷溃退。而此时,程国与楚国之间的矛盾爆发,程国军队突然撤退,联军内部陷入混乱。

高顺抓住战机,率军全力出击,将四国联军彻底击溃,逼得李乾坤和芈启不得不仓皇撤退。

战后,高顺站在函谷关前,目视着渐渐远去的敌军,心中豪气万丈:“大秦的江山,谁也无法撼动!”

李宪在长安接到捷报时,龙颜大悦:“高顺果然不负众望,朕的江山有他在,固若金汤!”他当即下旨,大力封赏高顺及诸将士,同时加强东部边境的防守,以防再有外敌来犯。

而四国联军的失败,也让乾坤与芈启元气大伤,从此再也不敢轻易与秦国交战。

乾国战败后,乾国皇帝李乾坤意识到自己的局势已岌岌可危。四国联军的溃败,不仅让乾国元气大伤,更让大秦的军势如日中天。面对秦国的咄咄逼人,李乾坤不得不选择割地求和。经过多轮谈判,他被迫同意割让乾国重镇蒲阳,以换取大秦的撤军。

蒲阳位于乾国的东部边境,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不仅是连接大梁都城的战略要地,也是乾国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失去蒲阳,乾国的都城大梁将暴露在秦军的锋芒之下。李乾坤深知这道屏障一破,乾国将再无安全可言,但在强大的秦军压力面前,他别无选择。

朝堂之上,乾国大臣们个个脸色沉重,宫殿中一片死寂。李乾坤神情凝重,声音低沉:“诸位,朕已决定割让蒲阳,求得秦国撤兵,保全大梁。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乾国丞相满脸愁容,缓缓道:“陛下,此乃无奈之举。虽割让蒲阳为国耻,但眼下我军力不足,若继续抗战,恐怕乾国危矣。”

一名老臣颤声道:“蒲阳乃乾国重镇,失去它,我大梁门户将彻底洞开。陛下,万万不可轻言割让啊!”

李乾坤的脸色阴沉,他深吸一口气,冷冷说道:“朕何尝不知此事关乎国运?然则,大秦的军势已不可抵挡,若不割地求和,乾国恐无生路。”

“但蒲阳之失,必将削弱我朝的根基,陛下务必三思!”另一位大臣急声道。

李乾坤怒拍龙椅,满腔无奈与愤怒:“朕如何不知?但大局已定,朕没有选择!”他站起身,背对众臣,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那座危如累卵的大梁城。

最终,乾国朝堂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割让蒲阳的条约被送往大秦,李宪在长安接到条约后,龙颜大悦:“乾国终于不堪一击,蒲阳这座重镇一旦归我大秦所有,便再无势力能挡住我军进攻大梁的脚步。”

丞相杨安赞叹道:“陛下,蒲阳为大梁之屏障,失之,乾国的都城大梁形同虚设,若再有战事,我军必能长驱直入,直取乾国都城。”

李宪微微一笑,目光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乾国割让蒲阳,意味着他们已失去了最后的防线。接下来,大梁迟早会落入我大秦之手。”他对群臣说道,“传令关宁,命他派人接管蒲阳,同时加强防御。我们要稳扎稳打,不给乾国任何反扑的机会。”

与此同时,李宪还在朝堂上命令高顺:“高顺,你率陷阵营前往蒲阳,协助接管这座战略重镇。朕不希望任何意外发生,必须确保蒲阳稳稳掌控在我大秦手中。”

高顺领命,神情肃然:“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乾国的使者带着割让蒲阳的文书离开长安,心中满是苦涩。他们深知,这意味着乾国失去了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未来的命运也岌岌可危。

当秦国正式接管蒲阳时,乾国的士兵早已无力抵抗,整座城镇平静地交到了大秦的手中。高顺站在城墙上,远眺着乾国的方向,心中清楚,这座重镇的易手,已经为秦国未来统一中原铺平了道路。

而李乾坤站在大梁城的皇宫中,心情沉重。他明白,蒲阳的失守意味着乾国的衰落,但眼下,他只能祈祷未来还能找到一线生机。

程国和韩国在与秦国的对抗中接连战败,最终被秦国彻底吞并。两国的王室子弟皆被迫迁往秦国都城长安,成为政治上的人质,彻底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权。

长安城中,程国与韩国的王室子弟们居住在被严格监视的宫苑内,他们昔日的荣耀早已不复存在。对于这些曾经的贵族而言,长安虽然繁华,却也意味着永远的囚笼。李宪刻意安排这些王室子弟参加朝廷礼仪和学习,希望通过同化他们,削弱他们对故国的怀念。

与此同时,楚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四国联军中,楚国作为重要一环,曾信心满满地与秦国对抗,然而随着函谷关的溃败和其他盟友的瓦解,楚国大军遭遇了重创。楚王芈启不得不面对现实,与秦国议和,割让了楚国的都城郢。

郢作为楚国的文化与政治中心,象征着楚国的荣耀。然而,芈启明白,继续顽抗只会导致国家的彻底覆灭。他无奈地将都城郢拱手让给大秦,签订了屈辱的条约。郢被纳入秦国版图,从此成为秦国在南方的重要据点。

楚王芈启面对国土的沦陷,做出了痛苦的决定——东迁至寿春。为保留楚国的王统,他下令将寿春改名为寿郢,试图通过这个新都继续维系楚国的脉络。然而,这一迁都行动被视为国力衰落的象征,楚国的士气和国民的信心大幅下滑。

李宪在长安接到楚国割让郢的消息后,神情平静,但眼中闪过一丝满足:“楚国终究还是不敌我大秦,郢入我手,南方局势将一片开阔。”

丞相杨安上前道:“陛下,楚国虽然迁都寿春,但以如今楚国的形势,恐怕他们再难有复兴的机会。”

李宪微微颔首,沉声说道:“芈启此举无异于苟延残喘,寿郢终究不过是一个象征而已。楚国的实力已大不如前,只要我们继续稳扎稳打,寿郢也迟早会落入我秦国掌控。”

国师瑶光则提醒道:“陛下,虽然楚国东迁,但寿郢地处长江流域,水路纵横,易守难攻。楚王若依托地形固守,恐怕还需费一番周折才能彻底平定。”

李宪听后,冷静分析道:“瑶光所言有理。楚国依江而居,确实是天然的屏障。但他们已经丧失了斗志,我们只需待时而动,待其内外交困时再发动致命一击。”

他随即下令:“传旨,马骧与鲁统加强南方防御,尤其是郢地的建设和稳固。同时,命国库拨银百万,协助修缮郢中的宫殿与城防。寿郢的威胁不日将除,但我们必须步步为营,不可轻敌。”

马骧、鲁统领命,立即部署郢城的改造与防守。至此,秦国进一步巩固了在南方的统治基础,郢成为了秦国在南方的战略中心,而楚国的迁都寿春不过是一个象征性的举动,无法改变秦国逐步扩张的事实。

芈启则在寿郢遥望着西方的旧都,心中充满苦涩。他明白,楚国的未来已经难以挽回,而寿郢只是他为保住王权的最后一搏。

楚王芈启迁都寿郢后,表面上试图稳固楚国的残余势力,但内心深知,楚国的局势已如风中残烛。寿郢虽然依江而建,地理条件优越,但国力大损的楚国再也无法与大秦抗衡。尽管如此,芈启并不甘心坐以待毙,他召集剩余的将领,密谋一场反攻,试图通过江河天险抵挡大秦的进一步侵略。

一天深夜,寿郢的王宫中,芈启召集了几位亲信重臣和将领,共议国策。

芈启眉头紧锁,沉声问道:“诸位,眼下我楚国已退至寿郢,秦军随时可能南下。你们可有良策助我楚国再度崛起?”

楚国大将冯崇站了出来,慷慨陈词:“大王,寿郢虽非旧都,但依托长江天险,易守难攻。若能团结江东士族和各地百姓,或可凭借地势与秦军周旋。”

丞相吕从也附和道:“大王,冯将军所言甚是。寿郢地势险峻,加之长江为天然屏障,只要我们加强防御,秦军难以轻易攻下寿郢。而且,江南地大物博,若我等固守不战,秦国也难以持久。”

芈启听后,稍显宽慰,点了点头:“不错,寿郢虽小,但我楚国子民尚在。只要我们稳住阵脚,或可待秦国内乱时,伺机反攻。”

然而,另一位沉默许久的老将郑钧缓缓开口:“大王,固守虽能保一时,但终非长久之计。秦国势大,吞并了程国、韩国,郢城也已落入其手。我们若无强援相助,恐怕难以支撑到那时。”

芈启皱眉道:“你的意思是?”

郑钧答道:“大王,可向东方的吴国求援。吴国虽小,但水军强盛,且与秦国关系并不友好。若我们能与吴国结盟,秦国的扩张之路将被阻断,甚至可能将其军力牵制在两线作战之中。”

芈启思索片刻,点头赞同:“郑将军此计可行。我楚国与吴国素无深仇,结盟倒是有可能。传令,速派使者前往吴国,商议联手抗秦之事。”

然而,楚国内部的动员并不能改变秦国的扩张步伐。与此同时,长安城中,李宪正与群臣谋划下一步的南下攻势。

李宪在朝堂上对文武百官说道:“楚王芈启迁都寿郢,意图以江河天险守国。但朕意在一统天下,岂能容许他负隅顽抗?诸位,谁有良策平定寿郢?”

丞相杨安率先开口:“陛下,楚国虽依江而守,但若我们控制了长江水路,楚国再无险可倚。臣建议,派遣水师先行封锁长江,切断楚国的外部援助与粮草供给。”

国师瑶光也微笑着补充道:“楚国的力量已经大不如前。若能出奇制胜,以水师封锁其国,接着陆军突袭,寿郢不战自溃。况且,朕还听闻楚国欲联吴抗秦,然吴国地小,尚不足为虑。”

李宪闻言大笑:“好!楚国已是强弩之末,封锁长江,断其生机,朕必取寿郢!”他当即下令:“命高顺率陷阵营为先锋,直取寿郢。同时,调水师司马光南下,封锁长江水路,不留任何退路。”

接到命令后,高顺领军南下,与水师联合进攻寿郢。而楚国的水军虽强,但面对秦军的水陆双重夹击,终究难以支撑。长江水路很快被秦国水师封锁,寿郢内的物资供应逐渐枯竭,民心动荡,楚国的防线迅速崩溃。

寿郢城中,芈启站在城墙上,望着已经封锁的长江,眼中满是绝望:“天不佑我楚国!”他知道,楚国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不久之后,高顺的军队成功突破寿郢的防线,楚国残余的抵抗力量彻底瓦解。寿郢被秦军攻破,楚国正式宣告灭亡。芈启最终被俘,结束了楚国的历史。

李宪在长安接到寿郢破城的捷报时,龙颜大悦,宣布楚国正式并入秦国版图,至此南方再无敌手。长江以北的诸国,尽数归于秦国掌控。秦国的版图再次扩大,李宪距离他统一天下的宏愿又迈进了一大步。

随后,李宪下令封高顺为南方大将军,节制南方军务,继续稳定新占领的领土,同时加速推进寿郢的城防建设,确保秦国对南方的统治更加稳固。

芈启被俘后,被押解至长安。李宪并没有立即将他处决,而是下令将他囚禁于长安的天牢。天牢阴暗潮湿,铁链叮当作响,墙壁上沾满了岁月的痕迹。芈启独自坐在牢房的角落,眼神复杂,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他心中藏着一个秘密,一个关于李宪庶长子李站的秘密,这个秘密是他这些年来唯一未曾透露的东西。

芈启原本是秦国的大良造,曾经身居高位,权势滔天。然而,他在朝堂上的一次叛乱失败,导致被秦国追杀。为了逃避追捕,他隐姓埋名逃到了楚国,最终成为楚王,并逐渐崛起。然而他从未忘记那段往事,特别是他与秦国皇贵妃芈月的隐秘关系。

芈月曾是秦国后宫中最得宠的皇贵妃,风华绝代,但她与芈启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过往。在芈启担任大良造期间,他与芈月相识相恋,甚至生下了一个儿子——李站。然而,这个孩子被秘密送入宫中,由李宪认作自己的庶长子。李宪从未知道李站的真正身份,而芈月也带着这个秘密离世。芈启却一直将这个秘密深藏心中,任凭岁月流逝。

被关押在天牢中的芈启时常思索,李站如今已长大成人,成为秦国的未来储君。芈启心中有着复杂的感情:既有对儿子的牵挂与愧疚,也有对李宪的不满和仇恨。他明白,如果李宪得知真相,李站的命运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天,李宪派人来到天牢,看望被俘的芈启。负责监押的狱卒将此事通报后,芈启意识到,或许自己与李宪的终极对决即将到来。尽管他心里明白自己已经失去了翻盘的机会,但他依旧在权衡,是否要将这个秘密告知李宪。

几天后,李宪亲自来到天牢探视芈启。天牢的大门缓缓打开,李宪在数名侍卫的簇拥下走进来。芈启抬起头,目光冷峻,但却掩藏不住心中的波澜。

李宪站在芈启面前,凝视着这个曾与他交手多年的对手,淡淡开口:“芈启,朕原本可以杀了你,结束你的一切。但朕留下你,是因为你还有用。”

芈启冷笑了一声,语气不屑:“用?李宪,你的天下已经尽在掌握,我还有什么用?”

李宪眼神锐利,缓缓说道:“楚国虽已灭亡,但朕知道你手中仍握有秘密。你或许还不知道,你的性命并不全是因为仁慈,朕知道,你在大秦朝的旧事并不简单。”

芈启闻言,心中一颤,他知道李宪可能已经嗅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尽管如此,他仍保持着冷静,沉声道:“你想知道什么?”

李宪眯起眼睛,冷冷说道:“李站,朕的庶长子,与你有何关系?”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瞬间击中了芈启的内心。他万万没想到,李宪竟然已经怀疑到这个地步。然而,他依旧不打算轻易吐露真相。他目光闪烁,沉默片刻后淡淡说道:“他是你的儿子,难道不是吗?”

李宪的目光愈发锋利,他盯着芈启,仿佛想要从他的表情中捕捉到更多线索。然而芈启早已习惯隐瞒秘密,表情没有丝毫波动。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整个牢房里只剩下铁链轻轻晃动的声音。

李宪终于冷哼一声,转身离开,但他心中种下了更深的怀疑。

而芈启知道,李宪离开后,自己将面临新的审问。他还在犹豫,是否要彻底揭开这个埋藏已久的秘密。如果真相大白,李站的命运将会如何?秦国的皇室又会因此发生怎样的动荡?

夜深人静,芈启倚靠在冰冷的石墙上,望着昏暗的牢房,心中泛起阵阵波澜。他知道,这个秘密早晚会浮出水面,而李宪也终将面对那个无法逃避的真相。

乾国太子李承晚自知乾国自从战败割让蒲阳后,形势岌岌可危。然而,楚王芈启的被俘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他深知芈启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不仅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还曾是秦国的重要人物。更为关键的是,李承晚得到了一些隐秘的消息:芈启手中握有关于秦国皇室的惊天秘密,尤其是关于李宪庶长子李站的身世。这一秘密如果利用得当,或许可以成为扭转乾国局势的关键。

于是,李承晚秘密派遣一支精锐小队,准备将芈启从长安天牢中救出。这项任务十分危险,长安守卫森严,天牢更是重中之重,常年由秦国最精锐的护卫把守。但李承晚不惜一切代价,他知道,一旦成功,这将是乾国的一次反击的机会。

月黑风高的夜晚,长安城静悄悄地笼罩在深秋的夜幕中。天牢外围巡逻的士兵按部就班地走动着,丝毫没有察觉到一支黑衣小队已经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城中。

这支小队由乾国太子心腹之人率领,个个身手不凡。他们利用早前准备的假通行令,顺利潜入了天牢的外围。领头的黑衣人名叫赵昀,是李承晚手下的第一高手,身手敏捷,心思缜密。

当他们悄然接近芈启的牢房时,赵昀低声吩咐道:“一会儿我引开守卫,你们迅速突破牢门,带走芈启。记住,一切动作要快,绝不能惊动秦国的守卫。”

话音刚落,赵昀迅速跃上天牢的房顶,扔出一块石头,打中了远处的铁栏。铁栏发出的声响立即引起了守卫的注意,几名守卫匆忙前去查看情况。趁着这一瞬间,小队迅速行动,将牢门的锁撬开。

牢房内,芈启正独自坐在石板床上,眼神空洞,似乎早已认命。然而当他听到牢门轻微的响声时,他立刻回过神来。黑衣人迅速冲进来,低声道:“楚王,太子派我们来救你,快跟我们走!”

芈启目光一闪,脸上浮现出一丝不可思议的神情。他没想到乾国太子竟然会派人来救他。这不仅是对他的救命之恩,更是一线新的希望。他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一句话,立刻随黑衣人行动。

就在他们准备从秘密通道离开时,赵昀回来了,神色紧张地低声说:“外面守卫开始增加,必须尽快撤离!”

芈启深知时间紧迫,他迅速随小队通过狭窄的密道,成功离开了天牢。天牢外,早已准备好的马车正等候在那里。黑衣人迅速将芈启扶上马车,赵昀轻声吩咐:“我们即刻启程,赶回乾国!”

马车飞驰而去,穿过长安的城门,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

与此同时,天牢内的守卫很快发现了异常,立即发出警报。李宪闻讯后震怒不已,迅速下令封锁长安,并追捕逃亡的芈启。然而,乾国的精锐小队早已安排好了一切,他们一路疾行,避开了秦国的搜捕,成功将芈启送回了乾国。

回到乾国后,芈启被秘密安置在太子李承晚的府邸。芈启看着眼前的乾国太子,心中感慨万千。李承晚毕恭毕敬地向他行礼:“芈王,多年不见,您还好吧?”

芈启微微一笑,目光深邃:“承晚,你救我回来,不仅仅是为报恩吧?”

李承晚神色凝重,点了点头:“芈王果然敏锐。我知道您心中藏有一个足以动摇秦国的秘密。如今乾国危机四伏,我希望能借此机会,联合您,策划一场反击。”

芈启长叹一声,缓缓道:“你是指李站的身世?”

李承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点头道:“正是。如果秦国皇室得知李站并非李宪亲生,而是您与芈月的血脉,秦国内部必将大乱。到时,我们就能伺机而动。”

芈启沉默片刻,思索良久后终于点头:“好,我愿助你一臂之力。只要你我密谋得当,这场反击战未必没有胜算。”

从此,乾国太子李承晚与芈启暗中联合,策划了一场针对秦国的巨大阴谋。而李宪对这一切浑然不知,秦国的未来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芈启与乾国太子李承晚的合作正式展开。两人虽然出身不同,但如今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推翻秦国,借助李站的身世秘密来扰乱李宪的统治。李承晚知道,要击败秦国,光靠一纸身世的秘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筹谋与实际行动。

在李承晚的府邸内,烛光微弱,屋内气氛凝重。李承晚与芈启再次会面,商讨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芈王,如今我们虽然握有李站的秘密,但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得有一个合适的时机和手段。您认为该如何让这个秘密传达到秦国,甚至传到李宪耳中?”李承晚低声问道,眼中闪烁着阴谋的光芒。

芈启深吸一口气,目光冷静,缓缓说道:“李宪生性多疑,若贸然揭露此事,反而可能引起他的极度警觉。我们必须让这个秘密在秦国朝堂内部慢慢发酵,最好是通过一些他信任的人之口传出。”

“信任的人?”李承晚微微皱眉。

芈启点头,继续道:“秦国朝中大臣中,不乏有些人心怀不满,尤其是丞相杨安,虽表面上忠心耿耿,但他和李宪的关系早已有些裂痕。如果我们能够巧妙地将这个秘密通过杨安传出,李宪必然会疑心重重,届时,李站的身世会成为整个朝堂的焦点。”

李承晚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丞相杨安,确实是个关键人物。不过我们得确保他相信这件事,否则反而会适得其反。”

芈启微微一笑:“我们可以安排一个‘信使’,将这个消息透露给杨安,装作无意中泄露。只要他稍加查证,便会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届时,李宪必然会怀疑,秦国内部的动荡也将开始。”

李承晚点了点头,计划已成形。随后,他立刻安排心腹人员前往长安,秘密实施他们的阴谋。

与此同时,秦国长安内,皇帝李宪与朝中的几位重臣正在密议。丞相杨安、国师瑶光以及新任西藏总督刘文静都在场。

“楚国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西藏也在刘总督的治理下渐入正轨。如今边境安定,正是大展宏图的时机。”李宪坐在龙椅上,语气自信且坚定。

刘文静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负所托,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特别是拉萨城的修建,将成为我们在西南的重要屏障。”

丞相杨安则低声道:“陛下,如今边疆安定,内政上也需谨慎处理,臣听闻朝中有些官员对当前局势颇有微词,似乎隐隐有些不满的声音。”

李宪眉头微皱,沉声问道:“不满的声音?什么人敢如此大胆?”

杨安犹豫片刻,低声道:“陛下,虽不是什么大事,但据臣所知,有些人对皇子李站的身份有所议论。毕竟李站并非出身正宫,而是庶子。若将来继位,恐怕会引发更多争议。”

听到这话,李宪脸色一沉,冷冷说道:“李站是朕的庶长子,朕将他视为自己的接班人,有何问题?那些人是在质疑朕的决定吗?”

国师瑶光察觉到气氛紧张,缓步走上前,温声劝道:“陛下,杨丞相所言也是在提醒我们,宫内外的议论不可忽视。或许可以通过一些手段,稳定局面,防止这些谣言扩大。”

李宪沉思片刻,心中却开始隐隐不安。最近朝中确实有些不寻常的动向,再加上丞相的提醒,关于李站的议论声让他不由得多想。

就在这时,瑶光又补充道:“陛下,臣以为可以考虑提前让李站接触政务,逐渐建立威望,这样一来,那些闲言碎语也会不攻自破。”

李宪点了点头,似乎觉得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心中的疑虑仍未完全散去。

与此同时,乾国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实施。消息悄然传入杨安耳中,而杨安也开始在暗中查证,渐渐被引入了李站身世的漩涡之中。

乾国与秦国之间的阴谋交织,李宪未曾想到,他的皇朝正处于一场巨大的风暴边缘。

随着乾国的阴谋逐步发酵,秦国的宫廷气氛变得越发微妙。丞相杨安收到关于李站身世的隐秘消息后,虽然表面上依旧保持镇定,但内心的疑虑逐渐加深。杨安素来精明,知道这样重大的消息不能轻易相信,但他也无法忽视这个可能会动摇秦国根基的秘密。

一天早朝之后,杨安单独留在大殿内,神色凝重。他心中思索着,这件事该如何处理?若李站真不是李宪的亲生子,那么未来的皇位继承将会陷入极大的争议,而这无疑会为朝廷带来不必要的动荡。

就在这时,国师瑶光缓缓走入大殿,看到杨安沉思不语,便轻声问道:“丞相为何如此烦忧?可是有什么难题需要商议?”

杨安抬头看了瑶光一眼,犹豫了片刻,低声说道:“国师,最近朝中传闻不少,关于皇子李站的身世,臣心中有些困惑。如今这谣言越传越广,若不早作处理,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瑶光微微蹙眉,走近杨安,神色冷静:“丞相此言甚是。朝中确实有些风言风语,不过我们不能轻信传言。这事关系重大,不可轻举妄动。”

杨安点了点头,叹道:“正因为如此,臣才不敢贸然向陛下进言。但若真有此事,迟早会被揭露。到那时,恐怕会酿成大祸。”

瑶光思索片刻,缓缓道:“丞相可曾查证过这消息的来源?若此事确有端倪,我们也许应该采取更为谨慎的行动。”

杨安凝视着瑶光,低声道:“臣派人暗中查过,一切指向一个重要的线索:李站幼时曾有一段时间由皇贵妃芈月照顾,而芈月正是楚王芈启的亲妹妹。”

瑶光眼神一动,若有所思:“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线索。如果芈启与芈月之间有什么秘密,那我们或许应该从芈启身上着手。”

杨安点了点头:“正是如此。芈启虽被囚禁在天牢,但他一直沉默寡言,从未透露任何消息。若他真知道李站的身世,或许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确切的答案。”

瑶光轻声道:“这件事牵涉重大,若要从芈启那里取证,必须小心行事。不能打草惊蛇,否则陛下若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杨安点了点头,心中已有决断。他知道,必须在李宪之前搞清楚事情的真相,但也不能让皇帝对他有所怀疑。

几日后,杨安安排了一次秘密会面,前往天牢亲自面见芈启。

天牢深处,光线昏暗,四周阴森森的铁栏散发着寒气。芈启虽然被囚禁许久,但依旧保持着楚国王者的尊严。看到杨安来到牢房前,他微微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丞相亲自来见我,倒是难得。”芈启语气平静,似乎对一切都了然于心。

杨安站在牢房外,目光锐利,语气不急不缓:“芈王,如今楚国已是秦国的臣属,而您也被囚禁于此。可有后悔当年的决定?”

芈启冷笑一声:“后悔?既然做了,就无所谓后悔。只是命运使然。”

杨安没有在意芈启的讽刺,缓缓说道:“我今日前来,不为旧事,而是想请教一个问题。皇子李站的身世,芈王是否知道其中隐情?”

听到“李站”二字,芈启的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他沉默片刻,冷冷说道:“李站的身世?那是秦国皇室的事,与我何干?”

杨安并不急着逼问,而是语气温和道:“芈王若能解答此事,我可向陛下请命,或许您的境遇会有所改善。”

芈启的眼中闪过一丝挣扎,最终他长叹一声,缓缓说道:“你想知道的,其实并不复杂。李站的确不是李宪的亲生子,他是我与芈月的血脉。当年芈月被送入秦宫,我也在秦国为官,因缘际会,我们之间有了李站。”

杨安心中一震,果然如传闻所言。他低声问道:“为何此事从未被揭露?”

芈启苦笑一声:“那时,芈月已是李宪的皇贵妃,而我却因政治原因在秦国失势。我们都知道,李宪不会容忍这样的丑闻传出,所以我们选择了沉默。”

杨安冷静地点了点头,心中已然有了明确的计划。他知道,这一秘密一旦公之于众,秦国的统治将面临巨大动荡,而李站的地位也将岌岌可危。

杨安转身离开天牢,心中暗暗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与此同时,芈启静静地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他知道,这个秘密将成为秦国皇室内乱的导火索,而他自己也将在这场权力斗争中扮演重要角色。

秦国的未来,正走向一场无法预料的风暴中心。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暗河长明 退下,让朕来 重生:权势巅峰 宋檀记事 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 生常 真千金被读心后,人设崩了 怪物合成大师 废武魂?我,逆天进化,震惊世界 我在异世封神 校花的贴身高手 多子多福:这个世界美女太多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 反派:我真没想让师尊怀孕啊! 重生七零:媳妇有点辣 hp:纯血贵族他利益至上 科技:为了上大学,上交可控核聚变 玄鉴仙族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玄幻:新婚第一天,奖励混沌体 
经典收藏我的公公叫康熙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 神话版三国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 重生古代当文魁 三国:开局武力拉满 我在隋唐当暴君 帝国崛起:开局建设封地,打造钢铁皇朝! 五胡屠夫 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 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 制霸三国之最强系统 诸天皇帝聊天群 执剑长安 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篮坛传奇崛起 盘点历史,皇帝们的反应亮了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 
最近更新仙武水浒,打造最强水泊梁山 镇国小公爷 三国前传 唐时风云之勇者无畏 四方志保家卫国 大汉与罗马 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 甲子异种 大唐:李二别阴我,我是你姐夫 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 北靖王:从纨绔世子开始 魂穿古代我要家财万贯 亨利:一个传奇国王的啼笑姻缘 大秦始皇帝:你就当我真死了吧! 天幕通古代,给帝王一点震憾! 枪火余烬 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 大唐:老李,请你约束一下你女儿 穿越农门,我的身份竟是王府世子 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 
大乾六皇子 杭月狼 - 大乾六皇子txt下载 - 大乾六皇子最新章节 - 大乾六皇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